点击数:87462014-03-13 15:07:41 来源: 公开课 讲师 课程 内容
在培训的江湖上,公开课市场很大,毕竟100个人的公司,管理人员就10个,不大可能引入高成本的内训,派他们出去参加各种公开课,在学习的同时,也认识不同公司的各路精英,比较符合企业的现状。当然像美的这样的大企业,几万甚至十几万人,管理干部们有几千人,开管理、营销、生产、技术类的内训,请外部的职业讲师到公司授课,就很合算,更何况讲师还可以根据企业的情况,来调整课程。
但表面上看起来的大市场,难吃呀!目前的市场现状是,哪个培训公司开公开课,哪个培训公司赔钱,很多培训公司是靠公开课带来人气,然后靠咨询项目,或后续的内训挣钱。公开课这个显而易见的盈利模式,竟然在培训圈不挣钱,外人很难想象。我和北京的易中公司,在北上广深合作开一些公开课,发现公开课的一些特点。
公开课学员的水平,平均比内训学员的水平高,毕竟是企业花钱送来学习的,送来的都是精英。不像内训,老板认为反正请了讲师,适合不适合的学员,都送来听课,黑压压坐了一教室。我就经历过,本来是给中层干部上课,可后面坐了很多旁听的人,据说连保安都有,老板说反正是培训,就都来吧。所以公开课上,讲师要搞定来自不同行业,不同企业的精英,绝非易事,公开课对讲师的课程内容,有很高的要求。
但反过来看,公开课也好上。学员彼此不熟悉,学员是一盘散沙,学员就是对课程不满意,学员也不会团结起来,赶走讲师。他们只会默默地忍受,心理学中的旁观者效应在起做用,讲师只管引经据典,大侃特侃就可以了。公开课对讲师的授课技巧,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,只要讲师能讲就可以了,对上百人的公开课来说,师生之间或学员之间互动多不多,并不重要,讲师能讲是第一重要的。
公开课是慢热的,学员进入状态的时间比较长,毕竟学员之间从不熟悉到熟悉,需要一个过程。某次我在上海的公开课,学员彼此都是陌生人,不大可能一来就很亲热。我这个讲师也没怎么破冰,我知道随着课程的进行,学员讨论多了,自然会熟悉起来。果然,第二天,学员互相加微信,留电话,忙得不亦乐乎。这就是成人,在彼此打量揣摩中,找到值得交往的朋友,讲师要顺势而为才好。
但还有次的公开课,助教们在下午课程开始前,带领所有的学员,跳了劲爆舞蹈,号称是抓钱舞,所有的人都举手向天,不断摇摆抓钱,音乐劲爆,场面热烈,助教小姑娘最后娇喘连连,像做了某种卧室运动。估计20天以后回想这次课程,学员对舞蹈的记忆,一定比我课程内容的记忆要深刻,除非我在课程结束后来一段脱衣舞。培训公司太着急地想表现自己,或想让学员彼此熟悉起来了,其实随着课程的进行,学员会逐渐进入状态,讲师因势利导就可以了。
还有一次我的公开课《渠道管理》,我在课间或中午吃饭,我和学员聊天,知道几个学员,在渠道管理的某些方面,有独到方法。当课程进行到那个环节时,我就让那个学员分享他们公司的做法,其他学员收获巨大。学员在分享专业知识时,彼此熟悉了,满足了学员的社交需求。在课程中,我给系统,学员给案例,其他学员根据公司情况讨论后建构。
总之公开课的学员都是陌生人,他们是慢热的,讲师和培训公司不要着急,随着课程的进行,讨论的深入,学员之间会逐渐建立起信任了。在公开课上,讲师面对的都是企业精英,公开课对讲师内容的要求很高,讲师要有高超的讲授水平,互动多不多,要看学员数量。
Copyright © 2015-2018 cnhlzx.cn
All rights reserved.
备案序号:粤ICP备13042537号
Powered by CMS
广州宏略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
广州总部: 020-85217266
佛山公司:18108278851
邮箱:honglue#163.com(发邮件时用@替换)